農村住房完損狀況檢測報告(危房鑒定報告)
日期:2017-08-21一、工程概況
1.1 房屋概況
戶主姓名:****
房屋地址:******
房屋用途:住宅
建造年份:1982年
建筑面積:119m2
![農村住房 農村住房]()
圖片僅供參考
1.2 檢測目的
上海市浦東***村**組**號農村住宅為一幢二層磚混結構房屋,建造于1982年。現業主***擬對房屋進行修繕和維護,為了解房屋完損情況,由上海同瑞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委托房屋質量檢測站對上述房屋進行完損狀況檢測,并對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處理建議。
房屋質量檢測站接受委托后,組織技術人員于2017年8月1日赴現場對房屋完損狀況進行了全面檢測,隨后對現場檢測數據進行了整理分析。
1.3 工作內容
1)房屋建筑結構情況的調查;
2)房屋完損狀況的檢測;
3)房屋危險性鑒定;
4)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處理建議。
二、房屋建筑結構概況
由于原始建筑結構圖紙均缺失,現場對房屋建筑結構情況進行調查,采用鋼卷尺和DISTO CLASSIC4型手持式激光測距儀對房屋平面尺寸和層高進行測量,并對結構形式和主要承重構件進行判斷。
此次受檢房屋為一幢二層磚混結構居民住宅,房屋建造于1982年,戶主為***,建筑平面近似呈矩形,房屋建筑面積約為119m2,具體見附件2:《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審查表》和附件3:《農民宅基地調查表》。
表1 房屋基本情況調查表
現場檢測結果表明,房屋采用磚混結構。豎向主要采用磚墻承重,承重磚墻厚度主要為240mm,外墻四角及縱橫墻交界處未設混凝土構造柱,樓層標高處未設圈梁,門窗洞口處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樓面采用預制板,屋面為木檁條缸瓦屋蓋。
三、房屋完損狀況的檢測
根據現場檢測條件,對房屋的完損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表2為房屋的完損調查結果。
表2 房屋完損調查結果
現場檢測結果表明,房屋墻體開裂較多,裂縫明顯,部分墻體粉刷出現剝落現象,部分承重磚墻破損。房屋的損傷原因主要由于面層材料老化、防水措施失效及年久失修所致,部分墻面裂縫為地基不均勻沉降所致。
部分承重墻開裂為結構性損傷,部分承重磚墻破損,將造成局部豎向構件承載力降低,會對房屋結構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部分區域外墻開裂、面粉刷剝落將會影響房屋結構的耐久性。
四、住房危險性的鑒定
根據現場檢測結果,按照國家標準《農村住房危險性鑒定標準》(JGJ/T 363-2014)第3.2條的評定方法,對房屋危險性進行定性評定。
表3 房屋完損狀況調查結果一覽
五、檢測評定結論與建議
5.1 檢測評定結論
按《農村住房危險性鑒定標準》(JGJ/T 363-2014)相關條文進行評定,該住房危險性等級可評定為C級。房屋部分承重結構存在結構安全隱患,應及時采取加固修繕措施,才可以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5.2 處理建議
出于房屋后續使用安全的考慮,結合房屋評級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1)鑒于房屋多處存在損傷,且部分損傷對其安全性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建議對其進行整體加固修繕。
2)建議對屋面采取翻新措施,或其他有效的修繕措施;
3)房屋若無歷史保留價值,綜合考慮經濟造價等因素,在條件允許時可考慮采取翻建處理措施,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六、檢測評定單位及主要負責人
檢測單位:房屋質量檢測站
項目負責人:
檢測人員:
七、主要技術依據
1)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2)國家標準《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
3)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4)國家標準《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 50344-2004)
5)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2015)
6)國家標準《農村住房危險性鑒定標準》(JGJ/T363-2014)
7)國家標準《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2016)
8)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既有建筑物結構檢測與評定標準》(DG/TJ08-804 -2005)
9)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房屋質量檢測規程》(DG/TJ08-79-2008)
10)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