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建筑安全事故頻發,對建筑的安全使用要求越來越重視,那么該如何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進行管理呢?結構健康監測是目前較為先進的一種監測方法,對建筑結構的監測,評估等較為實用。
1)沉降監測;
2)傾斜監測;
3)裂縫監測;
4)應力監測;
5)動力特性監測。
1)傳感器布置;
2)導線布置;
3)采集儀布置。
1)工程概況;
2)建設場地巖土工程條件及基坑周邊環境狀況;
3)監測目的和依據;
4)監測內容及項目;
5)基準點、監測點的布設與保護;
6)監測方法及進度;
7)監測期和監測頻率;
8)監測報警及異常情況下的監測措施;
9)監測數據處理與信息反饋;
10)監測人員的配備;
11)監測儀器設備及檢定要求;
12)作業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
1)當日的天氣情況和施工現場的工況;
2)儀器監測項目各監測點的本次測試值、單次變化值、變化速率以及累計值等,必要時繪制有關曲線圖;
3)巡視檢查的記錄;
4)對監測項目應有正常或異常、危險的判斷性結論;
5)對達到或超過監測報警值的監測點應有報警標示,并有分析和建議;
6)對巡視檢查發現的異常情況應有詳細描述,危險情況應有報警標示,并有分析和建議;
7)其他相關說明。
1)該監測階段相應的工程、氣象及周邊環境概況;
2)該監測階段的監測項目及測點的布置圖;
3)各項監測數據的整理、統計監測成果的過程曲線;
4)各監測項目監測值的變化分析、評價及發展預測;
5)相關的設計和施工建議。
1)工程概況;
2)監測依據;
3)監測項目;
4)監測點布置;
5)監測設備和監測方法;
6) 監測頻率;
7) 報警值;
8) 各監測項目全過程的發展變化分析及整體評述;
9) 監測工作結論與建議。